2025年2月21日上午,学院在伊莎白图书馆报告厅召开本学期期初教学工作例会,部署期初教育教学工作。副院长李伟丽出席会议并讲话,各系主任、教学副主任、教研室主任、教研室副主任、教务员、实验员及学院办公室、国际合作部、学生处、招生就业办、图书馆、总务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王旭主持。
教务处副处长王瑞云对本学期期初教学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教育强国战略及学院务虚会精神,以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以教育教学评估整改工作为抓手,强化责任落实,切实保障教育教学运行管理的精细化与规范化;优化服务体系,做好2025届毕业生相关工作的统筹安排,并依托高水平实训基地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育教学研究管理的系统性与创新性,积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教学队伍建设与管理效能,持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思政教研室主任郭岱光围绕本学期2024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方案作专项说明,指出将严格贯彻市教委最新指导意见,深度对接清华大学雨课堂“克隆班”教学模式,引入院士领衔的高水平专家团队资源,实现跨校课程同步与互动研讨。教务处副处长王旭重点强调优化多媒体教室资源配置,提升智慧教室使用率及加强公共选修课监管等专项工作。
副院长李伟丽指出,学院上学期教学评估获充分肯定,专升本成绩突出,但专业课通过率仍需提升,要求各系强化教学辅导。强调本学期做好教育教学三方面重点工作:一是政策落实与自身发展。强调要持续加强学习,了解职业教育政策导向,结合学院自身发展规划,落实各项政策;二是规范化办学与改革创新。强调日常办学要规范,同时在规范的基础上推进改革创新,重点发力产教融合、国际化合作及数字化升级,加快专业转型和课程改革,推动师生主动适应人工智能等技术挑战。三是常规工作与重点工作统筹协调。强调要扎实做好教学运行、考试管理等基础工作,同时聚力专业群建设、教学成果奖申报等核心项目,打造特色亮点。
学院要求各教学单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年)》为行动纲领,结合学院发展规划及务虚会精神,将“提升办学能力”与“深化产教融合”作为核心任务,以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宗旨,围绕“五金”特色建设、人工智能应用的推广以及国际化转型的战略方向,奋力开创学院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