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培黎职业学院这片充满活力与梦想的土地上,矗立着一个别具意义的班级——“春蕾班”。自2001年起,这个班级便如同一股温暖的春风,吹拂着来自五湖四海的贫困女学生的心田,为她们铺设了一条通往命运转折的康庄大道。春蕾班的故事,是一首关于“爱、良知、责任”的赞歌,它不仅镌刻着学院对春蕾之花慷慨解囊的无私情怀,更生动记录了春蕾女生们自强不息、感恩回馈社会的励志篇章。
今年,我院再次携手“春蕾”,迎来了第八届春蕾班的23名青春洋溢的姑娘们,她们在培黎这片孕育希望的沃土上,正式开启了多彩的大学旅程,预示着新的春蕾传奇即将在这片梦想的天空下绽放、茁壮。
12月20日,伊莎白图书馆105室内,温情脉脉,爱意融融。培黎春蕾班的发起者余临院长与第八届春蕾班的23名女生共聚一堂,展开了一场温馨而真挚的心灵对话。座谈会上,余临院长、杨燕青理事、黄贤明常务副院长、王颖副书记、李伟丽副院长、王志斌副院长、许冠男主任、饶宁佳副秘书长,以及春蕾班的辅导员于晓冬老师、郑素瑾老师,与春蕾女生们围坐成圈,气氛和谐融洽,欢声笑语不断,共同倾听着这些勇敢追梦女孩们的成长点滴与心灵之声。
心灵沟通:成长与感动
在这场充满温情与启迪的交流中,每一位春蕾女生都交流发言,她们用质朴而真挚的语言,分享了自己加入春蕾班以来的心路历程。有的女生讲述了自己如何从偏远乡村踏入培黎的大门,面对学习与生活上的种种挑战,如何在学院的关怀与老师的引导下,逐渐克服难关,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显著进步,更在性格塑造、人际交往等方面实现了自我超越。有的同学分享了她们如何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志愿服务,将爱心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春蕾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有的则深情讲述了自己如何在学院的资助下,首次走出大山,参加各类文化交流活动,拓宽了视野,激发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培黎的“春蕾班”让她们有了到北京读大学的机会,为她们托起了精彩人生的梦想之翼。
院长寄语:筑梦铸人助成长
余院长在听取了春蕾女生们的发言后,深受感动,他鼓励大家继续保持这份难能可贵的坚韧与乐观,珍惜在培黎的学习机会,不断提升自我。首先是提高认知水平。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妥善处理各类人际关系,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要拓宽心胸,实现思维与视野的升维。面对问题与挑战,要勇于担当,学会智慧地解决问题,巧妙地化解矛盾,以更加宽广的胸怀拥抱世界;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是要不断锤炼自身本领,增强内在力量。包括提升情商与逆商,使自己在面对困境时能够坚韧不拔,勇往直前。同时,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同样不可或缺,它们是成就未来事业的基石。余院长深切期望,同学们能够不负韶华,用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回馈社会,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大爱传承:传递春蕾精神和培黎精神
23年前,在余临院长的积极推动下,学院参与实施“春蕾计划”公益项目,创办了全国高校首个“春蕾”大专班。这如同春日里的一缕暖阳,照亮了35位来自安徽、黑龙江等八个省份的品学兼优、家境贫寒女生的未来。20余年来,学院先后开设了八届春蕾班,已资助近300名品学兼优、家境困难的女生完成大学学业。
学院对春蕾班学生的关爱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从加强思想引导、培黎文化教育,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再到开展感恩教育、进行人文关怀,学院致力于为春蕾生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平台。春蕾生们在这里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会了如何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良知、有爱心的人。
今年是第一届春蕾班学生毕业20周年,35朵春蕾之花全部拥有自己幸福的小家、都已为人母,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演绎着出彩的人生。她们的成长故事激励着后来者,也成为学院的一张亮丽的名片。春蕾班改变了学生们的命运,更在她们心中种下了爱的种子,让这份爱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展望未来:春蕾绽放,梦想续航
座谈会在全体春蕾班学生自编、自排、自演的诗朗诵《春蕾志吟,精神华章》中圆满落幕。学生们以深情的诗句,向学院和老师表达了无尽的感激,展现了她们积极向上、感恩回馈的精神风貌,为这场充满爱与希望的交流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在时间的见证下,培黎的“春蕾班”不仅是一个班级的代名词,它已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力量的汇聚。在这里,每一位春蕾女生都经历了从稚嫩到成熟、从迷茫到坚定的华丽蜕变,她们的故事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彼此的前行之路,也温暖了无数颗渴望知识、追求梦想的心灵。
展望未来,培黎将继续书写着关于爱、良知与责任的动人故事,让我们共同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春蕾之光将照亮更多需要温暖的心灵,春蕾之花将在每一个角落绚烂绽放,而春蕾精神与培黎精神,也将激励更多人勇敢追梦、不懈奋斗,共同书写属于“春蕾”与培黎的辉煌未来。